返回第57章:未来战场,唯火器之利,方能主导!  洪武第一攻略:天子坐中堂!首页

关灯 护眼     字体: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

最新网址:m.92yanqing.com

夜幕低垂,朱棡並未返回晋王府,而是转身前往了秦王府。

而自朱棡离京赴扬州府公干后,秦王朱樉便已迁居秦王府。

朱棡一踏入內堂,便瞧见朱樉正伏案读书,不禁挑眉露出几分诧异神色:“二哥,你这冷不丁的一看书,我还真有点不习惯。”

朱樉抬眼將书册轻放案头,方才开口笑骂:“你这混小子一回来,便要编排你二哥?”

“这不是有些好奇嘛。”朱棡隨手拉过椅子在朱樉对面落座,目光扫过案头摊开的典籍。

朱樉见状,摇头:“这秦王府里里外外都是老爷子的人,我不看书,又能干嘛?”

如今的朱樉虽然並未被朱元璋限制人身自由,但也是不得自由。

前些时日,不过一时兴起去青楼听曲,前脚刚跨进门槛,后脚便被朱元璋的眼线拿住送回府中。

稍有心思的人都能瞧明白,这秦王府上下恐怕早已布满了老爷子的耳目。

是以,朱樉索性断了出门的念头,每日只在家中翻书度日,倒落得个“清静”。

朱樉將手边的书册推至朱棡面前,开口道:“不过此书確实值得一读,连日研习倒让我颇有所得。”

书名为《李卫公问对》,记述的是大唐军神李靖与唐太宗李世民的军事问答。

全书以李世民设问、李靖作答的形式展开,內容贯穿兵法理论、实战韜略与阵法演变等诸多范畴。

其核心思想凝结为“奇正相生、教战为本、古今通变”三大军事哲学。

“奇正”之道讲究战术变化无穷。

“教战”之法强调治军训练为根本。

“通变”之策倡导因时因势革新战法。

这部兵书堪称当世兵家典籍之翘楚,若能將其中精髓融会贯通,足可躋身名將之列。

朱棡目光淡淡扫过书册封面,指尖轻点桌面徐徐开口:“善用兵者,无不正,无不奇,使敌莫测。故正亦胜,奇亦胜。”

尾音未落,他便已向后靠在椅背上,指尖隨意摩挲著茶盏边沿:“这《李卫公问对》,我两年前就已经读过了。”

实事求是地讲,李靖的军事思想纵览古今亦属顶尖之列,其对战爭本质的洞察尤其令朱棡讚嘆不已。

思索间,朱棡又是轻叩茶盏忽而开口:“未来之战,不在弓马,而在智器。”

这一论断恰似穿越时空的预言,早在七世纪,李靖便已敏锐指出技术將主导战爭形態的变革。

而自元末开始,火器的蓬勃发展,正如同歷史写下的註脚,精准印证了这一前瞻性洞见。

当世人还在泥古於刀枪骑射之时,这位军神的目光早已穿透千年硝烟,落在了更辽阔的技术战场上。

朱樉闻言赞同頷首:“军神终究是军神,火器之威本就远超弓马,只可惜这玩意,眼下尚不稳固。”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(1 / 2)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