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年官员带头走进大门。
十名道士依次入內。
跨过高大的门槛,一条笔直的甬道出现在前方。
道旁两列苍柏森然夹峙,枝干虬结如老吏执笏。
徐辞走在道中,能清楚地感受到威严肃穆的氛围。
甬道的尽头,一座正堂巍然矗立,螭吻吞脊,瓦当上有以篆字写就的『礼承天序』四字。
堂中四壁则列著不少祭祀大典所用的各式礼器。
但中年官员並没有进入正堂,而是带著眾人从旁边绕道。
在穿过一道月洞门后,忽有喧囂扑面而来。
却是数十名乐工在西边廊道排练礼乐。
之后在绕过一面绘有祭祀场景的影壁后,一间不显山露水的两层楼阁出现在了眾人面前。
中年官员推开一楼的房门。
“诸位道长请进。”
眾人陆续进去。
房间內,除了中央一个巨大的水池外,几无他物。
“这是幻月湖。”
左仪低声说道。
站在他旁边的徐辞仔细瞧了几眼,果然在水池里看到了或大或小的『岛屿』。
而在『幻月湖』中心处,一座白玉祭坛颇为醒目。
这场景倒有些像沙盘。
“诸位道长,此乃祭水大典的流程,还请將其记住。”
只见中年官员一个弹指,便有一抹白光飞向祭坛。
隨后湖面便出现了一系列不知是真是假的景象——
数万盏莲灯浮在水面,七十二名素衣童子在祭坛的九重阶下踏罡步斗。
接著有玉磐声响起。
每响一次,湖心便绽开一圈青莲状涟漪。
如此九响后,有祭文从云台垂落,金色字体熠熠生辉。
徐辞想努力看清祭文內容,但只看到了开头一部分,金光便连成了一片,再也看不分明。
“上启九霄碧落,下通归墟黄泉。大燕承水德而御八荒,今以三光为烛,五岳作觴,敬告玄武仙君...”
而在祭文落下之后,有十艘楼船破开碧波,掀起一阵浪涛。
见到刚好有十艘船,在场的道士神情各异。
有蹙眉的,有面无表情的,还有专心致志想看清楼船上的小人的。
徐辞观察到,这十艘船似乎成一定的规则聚在白玉祭坛周围。
其中八艘船分別处在外围八个方位,而另外两艘则是绕著祭坛对称行驶。
难道是两仪和八卦?
而在这之后,又有其它祭祀的场景,且按下不表。
待观看完毕祭水大典的流程,中年官员问道:“诸位道长,可记清楚了?”
他这个问题显然不可能得到第二种回答。
大家或点头,或回『记清楚了』。
“既如此,诸位便可以回去了。”
接著中年官员带著眾人离开楼阁。
路上,徐辞问左仪:“你似乎都知道祭水大典的流程?”
“自然知道,毕竟千年来几乎没有变过。”
“那些船的位置,可有什么讲究?”
左仪回道:“並没有。”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(1 / 2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