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知山有虎,偏向虎山行——徐辞是不缺这般勇气的。
但若山上有只火麒麟,那就是另一回事了。
吃完晚饭,徐辞先將陆依依送回了家。
之后独自一人走在玉京的街上。
玉京是有宵禁的,但时间极短,从子时持续到第二天的寅时。
因此对於普通人的夜生活来说,几乎没什么影响。
沿街的商铺酒肆都悬著明亮的灯笼,底下的青石板上浮著一层暖黄色的光晕。
左边羊肉汤铺的蒸笼白气漫过街心,右边客栈里的酒香混著食客们的话语飘至门外。
转过一条街,边上摆摊的商贩陡然多了起来。
他们的吆喝声很大,却仍然淹没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。
路过某座勾栏,依稀能听到二楼传出的不知名的曲子。
再走一段路,临近自家院子时,热闹也隨之远去。
新月压著檐角,整座院子莫名有些清冷。
徐辞一个弹指,大门口掛著的两盏灯笼便倏忽亮起。
就这样吧。
他已经做好了这个並不难做的决定。
明天先去找魏浅,无论如何都要推掉祭水大典。
然后...等。
等到祭水大典那天,一闷棍敲晕左仪,再一麻袋把他拖走。
最后,漫观天边云捲云舒。
好像也挺简单的嘛。
徐辞拿起腰间的紫色葫芦,看了看它上面的籙文。
不明白。
但上面的灵蕴却是实打实的。
如同吸收灵力一般,他很快便吸收了葫芦灵蕴。
【灵蕴:172】
终於又有种富裕的感觉了。
进到院子,看到墙角那三盆盛开的菊,徐辞忽然觉得它们有些突兀。
他稍稍施展『一念枯荣』,使其回到了早上的模样。
凋零、枯萎,积蓄力量,来年再次绽放——这便是四季轮迴呀。
由於东边不远处就是杨柳春风一条街,加上徐辞的听力极佳,因此他每晚都能从那边传来的笙歌。
本来今晚亦是寻常的一晚。
但不知怎地,他忽然想听一听都唱了些什么。
想做便做,徐辞一脚就踩上了屋顶,坐在了屋脊上。
瓦片缝隙里滋生了不少青苔,脚踩在上面还有些滑腻。
从这里朝东望去,依稀还能看清某些三层四层高的楼阁中的景象。
其中便包括了左二少爷的枕霞阁。
徐辞隨意看向一座勾栏,见有个梳双螺髻的小丫鬟正踮著脚往檐角掛风灯,杏衫被夜风吹得鼓了起来。
在她头顶的房间里,有琵琶声传出。
嘈嘈切切错杂弹,大珠小珠落玉盘。
而在旁边另一座青楼,正有少女倚窗轻唱。
声音清亮,语调缓慢。
或许是唱腔的缘故,徐辞其实听不太懂她唱的什么。
东风卷著脂粉香漫过来。
徐辞双手枕在脑后,躺在了屋脊上。
伴著少女唱的曲调,缓缓入眠。
...
次日。
城门刚开,徐辞就去了小竹山。
山下依然如他前两次来的时候一样,车马云集。
而山间的竹海已经从翠绿色变为了黄绿色。
还是老样子,徐辞经由道童带著去见魏浅。
其实他也不知道这件事魏浅能不能做主。
或许之后还要见她几个师兄,甚至是玄应真人。
至於退出祭水大典的藉口嘛...
其实徐辞压根就没想过藉口。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(1 / 2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