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第224章 白鹿洞书院(2)  全族!供我科举首页

关灯 护眼     字体: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

最新网址:m.92yanqing.com

自此,秦思齐便开始了在白鹿洞书院的潜心修学生活。每日拂晓即起,前往书院听讲、会文、埋首浩瀚的藏书楼。晚间归来,则在灯下温书做札记。

而小院的生活也井然有序。秦实诚將內外打理得井井有条。

还发现村里有位老猎户曾当过边军,身手不凡,便徵得秦思齐同意,时常在清晨去向老猎户请教一些强身健体、防身自卫的拳脚功夫,心想日后若能习得一二,既可强身,亦能在必要时护卫思齐。

秦明慧则牢记公子教诲,开始了他的观察与学习。他並不急於四处攀谈,而是先安静地观察。帮助孙婆婆做些力所能及的轻省活计,听她娓娓道来村里的家长里短、各户情况,从中梳理人情脉络;

驻足观看村里如何商议修缮那段被雨水衝垮的溪边小路,观察不同人如何发言,最终如何达成一致;他特別留意那些在人群中能调和气氛、化解小摩擦的人,默默学习他们的言辞与方式。他每晚向秦思齐匯报的见闻,也充满了冷静的观察与思考。

“思齐,今日观察村中商议修路,李姓户主提议均摊费用,但王家较为困窘面露难色,最后是孙老丈提议富户多出些,贫户出力替代,方才顺利通过。可见处事需虑及各家实际情况,方能眾心悦服。”

“思齐,听闻前日溪东两家孩童嬉闹爭执,险些引发大人矛盾,是杂货铺的张掌柜出面说和,以两包麦芽平息了孩童怨气,大人也就一笑置之。化解纷爭,有时需从细微处著手。”

“思齐,阅读《乡约》中『守望相助』条,结合日间所见,觉得若要凝聚族人,必先让大家明白休戚与共之理,而非空谈大义。”

秦思齐总是耐心听著,时而頷首,时而引导他深入思考:“明慧所见甚是。凝聚人心,首在公平,次在体恤,关键在於找到利益的共同点与平衡点。”

“张掌柜之法,乃是『以小事化了』,甚合中庸之道。你日后处事,亦当如此,不必事事较真,需权衡轻重。”每每此时,秦明慧便凝神思索,將公子的点拨深深记入心中。

时光悄然流逝,三日之约转眼即至。这日午后,秦思齐特地向书院告了假,早早便回到杏林坳的小院。他换了一身新浆洗过的月白直裰,髮髻束起。

虽明知山高路远,白葵先生未必能准时抵达,但心中那份对重逢的期待,却难以抑制。

他吩咐秦实诚烧好山泉热水,备下玉露茶。又亲自稍微整理了本已洁净的院落。那几株晚桂开得愈发繁盛,金色小簇拥枝头,香气馥郁,瀰漫在整个院落,仿佛也在等待著客人的到来。

一切准备停当,信步走到『名教乐地』牌坊前,此处地势略高,一条青石小径蜿蜒而下,连通著书院与外面的世界。

他负手而立,身姿挺拔,目光沉静而期待地投向小径的尽头。

等待那位博学詼谐的忘年之交,以及那位或许会隨之而来的、聪慧灵动的少女。

未等待太久,小径尽头便出现了几个身影。

当先一人,青衫飘逸,步履从容,正是鸣玉逸老白葵先生。其身旁,跟著那抹熟悉的碧色身影,今日似乎也稍稍打扮过,髮髻梳得一丝不乱,缀著小小的珠,身著浅碧色绣缠枝莲纹的襦裙,外罩一件月白比甲,更衬得肌肤胜雪,眉眼如画。

微微低著头,跟在父亲身后,抬眼目光触及那抹佇立门口的身影时,便如受惊的小鹿般迅速垂下,颊边飞起的红晕。身后跟著两名僕役,携著简单的行李。

白葵先生远远便看见了等候的秦思齐,脸上顿时绽开欣喜的笑容,加快了几分步伐。白榆也下意识地跟著加快脚步,心跳却莫名地更快了些。

秦思齐快步迎下几步,躬身行礼:“白前辈!晚辈恭候多时了!”

白葵先生爽朗大笑,虚扶一下:“哈哈,秦小友!何必如此客气,竟还劳你在此久候!”

又仔细打量秦思齐,眼中满是讚赏:“三日不见,小友愈发显得沉静蕴藉,颇有庐山烟霞之气了!”

“前辈谬讚了。”秦思齐谦逊一笑,目光转向后面的白榆,亦是拱手一礼,声音温和:“白小姐一路辛苦。”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(1 / 2)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