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30章 朝议三事
五月十四,卞秉抓回了齐王刘承。
同一天,韩馥也抵达了临淄。
眼下,临淄已经有了临时的朝堂,就是以前的齐王府前殿。
朝会的节奏没有变,仍然是初一十五大朝,每五日小朝,上一休四,每月六次。
但这‘朝堂’实际上等于刘备的府堂,平时主事的都是刘备,只是刘备从来不坐中间的銮座而已。
刘协初一十五会来观政,但实际上是来听治政实践课的,通常不发言。
这倒不是把刘协当盖章机器人,主要是刘备这边的大朝会,一般都只是用来颁布政令和听取结果的。
与雒阳的菜市场模式不一样,临淄的大朝会不讨论具体事情,只汇报结果以及发布任务。
刘备不会浪费所有人的时间用于争执。
奏表都在小朝会进奏,对各种意见建议以及部门之间的协作分工等具体讨论,这也是小朝会的事儿——而且小朝会只有各部门主官和第一副手参与,没有乱七八糟的闲人。
真正的具体论述和争论,都是平时开小会完成的。
五月十五,大朝会。
每次大朝会,刘备一般都只颁布三件事,今天也不例外。
第一件事,赏罚。
先是罚。
如何处置齐王,刘备已经与自家团队商量了很久。
最终得出的结论是,让齐王赶紧去死。
这本来也是正常的处置方式,毕竟是造反。
但这事其实是有点问题的——齐王并没有公开谋逆,张闿也没有抓到,只有伏家的仆人可以作为张闿谋害长公主的证人。
至于别的罪名,无非就是与孔家合谋,但齐王刘承不能算是谋逆,因为那时候孔家还没成为叛逆。
如果只论证据,是没法坐实齐王谋逆之罪的,顶多说怀疑齐王指使张闿作案,毕竟执行者张闿没抓到,没人能证实到底是出于齐王的命令还是别人的指使。
至于打算掳走刘协这事,仍然是张闿在中间办事,具体执行的是伏家的家臣,同样很难举证到齐王身上。
刘琰也无法确定齐王是否谋逆,他只知道张闿受了齐王雇佣,不知道齐王到底安排了什么任务。
藩王没有明确表现出谋逆,也没有直接杀害长公主,刘备直接用刑处死就不合适,这种情况通常应该是贬为庶人长期幽禁。
但为了避免将来出现更多麻烦,也为了震慑他人,刘备不打算给任何阴谋者留希望。
“……日前,齐王承自知罪孽深重,忧于刑罚,已残杀其独子,并自尽于狱中……”
刘备在朝堂上很平静的讲了个齐王杀掉儿子再自杀的故事。
这和阳球杀王甫的方式没什么区别。
大多数人面不改色的听着,没有发出任何动静。
但韩馥脸色大变,想反对刘备的处置方式,可看到所有人都没出声,韩馥又不敢第一个跳出来指责刘备。
刘协在銮座上也没出声。
“韩中丞斩获叛逆刘忠首级,劳苦功高,但尚未知逆贼刘忠之子以及全家人如今在何处?我记得刘忠是有儿子的。”
刘备看到了韩馥的脸色,特意点名问道。
刘忠的首级已经被韩馥取来,但韩馥确实没有提及刘忠的家人。
“……其子……早在……在黄巾作乱时就已失踪……失踪了。”
韩馥结结巴巴的回复着,看样子是有点热,脸上已经见了汗。
“家人呢?”
刘备继续追问。
“……家人也……也……也失踪了……”
韩馥脸上的汗更多了。
“韩中丞,这是朝会。”
刘备很和蔼的提醒了一句:“你的功劳陛下会封赏,但若是刘忠的家人子女再度出现,你可就会落个欺天之罪了。”
“……是,臣明白……臣明白。”
韩馥看起来越发慌乱了。
“那好,既然现有逆贼都已处置,那便论功……韩中丞平定河北,此功当封侯拜将。且韩中丞曾巡视西州,对关西事务颇为熟悉。臣表韩馥为奋威将军,迁京兆尹,使其督三辅军事,镇旧都长安,请陛下允准。”
刘备也不多说,转头问刘协。
当然,实际上这就是直接任命。
“京兆尹有盖勋担当,一职不该授二人啊……”
韩馥这会儿倒是不结巴了,说得贼溜。
“盖勋得董司空举荐,当迁太常入京治事,京兆尹不可一日无人啊……韩中丞就不要推辞了,此事非你不可。”
刘备直接打断了韩馥的话。
“这……”
韩馥环视了一圈,在场的全是刘备手下,一个个都不发言。
雒阳百官还在赶往临淄的路上,就连曹操和陶谦等人此时都还没到临淄,没人能帮韩馥说话。
“臣并无统领三辅之才……请陛下收回成命。臣体弱多病,请陛下准臣告病待假。”
韩馥咬了咬牙,再度上拜。
“病了?赶紧去医学院请华先生来看看,韩公乃国之栋梁,可不能有什么闪失。”
刘备立刻吩咐侍卫。
“哎……臣举荐甘陵相冯巡就任京兆尹……”
韩馥赶紧重新开口。
“西州战乱已定,此前凉州与三辅管辖不明,陛下决定重新设立雍州,冯巡将改任雍州刺史。”
刘备笑着摇头:“京兆尹非韩公不可,且陛下将封韩公为富平侯。韩公莫非是觉得此赏不够?”
富平是县,在北地郡——那是皇甫嵩的家乡。
县侯,外加京兆尹,还加奋威将军,这赏已经很厚了,而且谁都知道韩馥这功劳本来就水。
韩馥不知道该说什么了,只好闭口不再言语,眉头紧锁着。
刘备也不再管他,继续颁布其它的赏赐。
这次的赏,刘备手下的人全都有,因为这不是论的战功,而是论的‘平定天下’之功,是集体功劳。
关羽张飞赵云张郃徐荣五人都列职校尉,并设为禁军五校尉,但并没有再用北军的头衔。
贾诩正式就任尚书令,简雍领了韩馥原本的御史中丞。
护驾有功的诸葛亮被授了个参事郎的虚衔,其它人基本全都官升一级。
刘备本人兼领司隶校尉,仍以右将军开府录尚书事。
天子既然在青州,青州当然也可以称司隶……如果天子回了雒阳,那河南就是司隶。
由于曹操还没来临淄,讨伐孔家相关的赏赐也就暂时没有颁布,但所有人都知道,只要去了鲁国的,必然人人有份。
刘备也提前表了曹昂为侍郎(侍中侍郎),并为曹嵩加了个‘特进’虚衔,赐宅第使其安养,这就是在向曹操表态。
同时,刘备表董卓为大都督,督管关西事务——这不是官,而是差遣。
董卓已经是司空了,没有升官的必要,只加了食邑三千户,加在美阳。
由于董卓的儿子都死了,只有孙女董白,因此刘备表董白为美阳君——这其实就是认了董卓发来的表章。
先相互给面子,把其他事处理完了再说。
皇甫嵩为卫尉,盖勋为太常,都在雒阳为官。
韩遂为安羌将军,马腾为安狄将军,凉州和雍州也按董卓的建议重新设立,但并未提及凉州的任命。
冀州刺史暂时也没任命,但刘备又问了韩馥一句:“韩公熟知冀州事务,可知有谁可治冀州?”
韩馥摇了摇头,没有说话。
“既然如此,那便择各部绩优者选任……”
刘备直接拍了板:“三月为期,八月十五时任命各州郡,望诸君努力。”
……
第二件大事,讨债。
天下算是‘平定’了,大汉将恢复常态统治,去年欠了税的各个郡,需得派人去催税。
起始时间同样安排在了八月十五。
刘备留了三个月时间,截止到八月十五,没有主动交税的郡,就将以招投标方式催收了。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(1 / 2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