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几日来,京城各衙门通宵达旦地擬定变法细则,八百里加急文书发往各省。
殿试在即,朝廷又突然出了这等大事,考试內容必定与变法密切相关。
有人猜测支持变法者將受到特別青睞,也有人断言皇帝会藉此平衡两党势力……
眾说纷紜中,陆临川大多时候只是静静聆听,偶尔附和几句。
他虽然密切关注朝局动向,却並未轻易表態。
此时站队为时尚早,不如静观其变为妙。
翰墨书局依旧门庭若市,热闹非凡。
自变法詔书颁布后,相关典籍和策论集的销量暴涨,伙计们忙得脚不沾地。
羊守拙一眼就看见了陆临川,连忙放下手中的活计迎上前来:“陆解元可算来了!老朽这几日茶饭不思,就盼著您的稿子呢。”
陆临川微笑著递上那个蓝布包裹:“幸不辱命。”
羊守拙迫不及待地展开审阅。
“妙!实在是妙啊!”读完后,他拍案叫绝,“吕奉先辕门射戟显神威,关云长温酒斩华雄震诸侯……陆解元笔下的豪杰爭锋,回回都气吞山河,叫人热血沸腾!”
最近这几天,白景明天天来催稿,陆临川早已听惯了这些恭维之语,此刻只是笑了笑。
先前签订的文契约定,他第一交稿之后,能预支五十两银子。
他现在只想拿到这笔钱,然后去租房子,便没有继续和羊守拙閒聊。
过了片刻。
掌柜闻讯赶来,確认书稿无误后当即拍板:“在下立刻安排雕版刊印,估计再有半个月就能出售第一批。”
“多谢掌柜。”陆临川拱手致谢。
“这是预付的五十两。”掌柜递上一张银票,“此后每月初五结算余款,您看如何?”
对於陆临川这种既有功名在身,话本又写得极其出彩,还是少东家好友的合作对象,掌柜自然要格外重视,不敢大意。
“如此甚好。”陆临川接过银两,心中一块大石总算落地。
明日会试就放榜了。
若成功考中,就要分精力准备之后的殿试,《三国演义》需暂时停笔,等步入仕途,工作稳定之后继续连载。
若名落孙山,就等三年继续考,这期间以文抄公为业,先把《三国演义》写完,再抄其他名著,爭取早日实现財富自由。
走出翰墨书局,天色还早。
陆临川在街边食摊吃了碗热气腾腾的羊肉泡饃,便往城南的牙行走去。
沿途隨处可见张贴的新政告示,路人三三两两地驻足围观,低声议论纷纷。
“听说要重新丈量田亩,我家那几亩薄田不知会如何。”
“折银纳税倒是方便,就怕那些官吏趁机加派。”
“嘘!慎言!小心隔墙有耳。”
“……”
陆临川將这些议论听在耳中,暗自摇头。
不知道入仕后,这场风波会不会影响到自己……
牙行里人头攒动,热闹非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