咖啡、茶树,皆需长期培育方可有所收穫,获取良种;而菸草、甘蔗则为短生种,数月便能收穫。
故而,徐煒与弟弟徐灿稍作商量,便决定先大规模种植甘蔗,小规模种植菸叶。
尤其是甘蔗,乃是製的主要原料。
“价在整个南洋都不低!”徐灿思索片刻,开口道:“据我在蜈蜞岛获取的消息,市价而言,一担约摸 1.5英镑!”
“如此之低?”徐煒心头一沉,转瞬便是眉眼舒展。
在他的记忆中,一亩地可產甘蔗两三千斤,出率为一成二左右,每亩地少说能出两担。
一亩地產出二两白银,一万亩便是两万两,十万亩则是二十万两。
与种田相较,经济价值近乎翻了十倍。
“你说,在大陆,一担价值几何?”
忽然,徐煒忆起了那个依旧深陷战乱的祖国。
“少说也得五六两了!”徐灿想了想,说道:“太平军掌控了长江,截断了运河,北方之人可很难吃到了。”
“还得北上!”徐煒果断定音:“短时间內咱们与那些欧洲人做不了太大的生意,北上才是主要途径!”
来到南洋,徐煒方才察觉,无论如何也难以脱离大陆,这也难怪欧洲人投鼠忌器,华人们渴盼得到册封认可。
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单一市场,哪怕仅是些许边角余料,魏国也能吃得饱饱噹噹。
如此一来,又一个问题浮现,如何推广普及?
普通农夫的种地观念根深蒂固,胡椒的种植除了起初的胡椒林外,还是布鲁克十几年如一日地引导。
短时间內扭转农民的种植作物,即便对华人而言也颇为艰难。
“要不,僱工?”
徐煒还在思索如何从思想、利益诱导,或是免税等政策著手时,老二徐灿则试探著说道。
“哦,何出此言?”徐煒来了兴致。
“就如同开矿一般,僱佣那些閒暇时的劳动力种地,按月发放工钱!”
徐灿见大哥感兴趣,立刻补充道:“每个月一两银子,便能让他们种啥是啥,不会有诸多扭捏。”
“菸草、甘蔗利润颇高,不怕亏本!”
(请记住????????????.??????网站,观看最快的章节更新)
“甚好呀!”徐煒当即站起身来,欣喜道:“老二,你这想法妙极!”
他不自觉地踱步转圈:“反正空地眾多,咱们僱人开荒种地,成本控制较低,赚钱自然就多了!”
徐灿的这个想法,与后世网络上许多人的议论相仿,给农民发放工资种地,如同国企雇员,种什么?怎么种?都不会有阻碍。
待到收穫颇丰之时,农民自会主动跟著种植,省去不知多少时间与口舌。
至於成本?
贷款四十万英镑,徐煒可谓是財大气粗。
领著陈规送来的三千英镑,徐灿便投身於开荒种甘蔗的任务之中。
没过两日,曾柏就带著一群家属们抵达了古晋。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(1 / 2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