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刘师傅,您说的有道理。”姚爱国看著刘福贵,平静地说道,“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標准。这样吧,咱们也別搞那么复杂的,就拿您这台工具机,我给它做个最简单的临时改装。”
“您给我半个小时,我保证,让它的切削效率,至少提高三成!”
“如果我做到了,就请刘师傅和各位师傅,支持我的改造方案。”
“如果我做不到,我当著全车间工人的面,给您赔礼道歉,以后再也不提改造的事!”
这话一出,全场譁然!
半个小时?
效率提高三成?
这牛吹得也太大了吧!
刘福贵也被姚爱国的自信给镇住了。
他盯著姚爱国看了半天,从那双年轻而又深邃的眼睛里,他看不到半点轻浮和狂妄。
那是一种胸有成竹的淡定。
“好!”刘福贵一拍大腿,沉声说道,“姚总工,我今天就跟你赌一把!”
“你要是真有这本事,以后你说东,我刘福贵绝不往西!”
“但你要是吹牛,也別怪我们这些老傢伙不给你面子!”
“一言为定!”姚爱国笑了。
他要的就是这个效果。
今天,他就要用这台最老的工具机,给全厂的老师傅们,上一堂最生动的技术课!
更新不易,记得分享101看书网
赌约一立,整个车间的气氛瞬间就燃了起来。
工人们纷纷围了过来,里三层外三层,把刘福贵那台c620车床围得水泄不通。
所有人都想看看,这个新来的年轻总工,到底是真的有本事,还是在吹牛皮。
刘福贵把工具机让了出来,抱著胳膊,站在一旁,一副看好戏的表情。
王援朝和李卫东则是一脸紧张,手心里都捏著一把汗。
他们相信姚总工的技术,但半个小时提高三成效率,这听起来还是太玄乎了。
姚爱国却显得从容不迫。
他脱下外套,露出里面结实的胳膊,对李卫东说道:“李科长,麻烦你,帮我找几样东西来。”
“一块10毫米厚的钢板,几个m12的螺栓和螺母,还有一把手电钻和几个钻头。”
“再找一块废弃的硬质合金刀头,要大一点的。”
“好!我马上去!”李卫东不敢怠慢,立刻小跑著去准备。
很快,东西都找齐了。
姚爱国接过工具,二话不说,直接开干。
他先是让工人帮忙,把车床原来的小刀架给拆了下来。
然后,他拿起那块钢板,在上面用划针画了几条线,接著用手电钻,在上面精准地钻了几个孔。
他的动作,快、准、稳,没有一丝多余的动作。
那嫻熟的劲头,看得周围的工人们都暗暗点头。
光看这架势,就不像是个只会纸上谈兵的。
接著,他把这块打了孔的钢板,用螺栓牢牢地固定在了原来的刀架底座上。
这样一来,就相当於给刀架增加了一个更宽、更稳的基座。
这还没完。
他又拿起那块废弃的硬质合金刀头,在砂轮机上飞快地打磨起来。
火星四溅,发出“滋滋”的声响。
所有人都瞪大了眼睛。
他这是要……自己磨刀?
要知道,磨刀可是个精细活,特別是车刀的角度,差之一厘,谬以千里。
一般都是专门的工具工来乾的。
只见姚爱国手持刀头,在高速旋转的砂轮上,时而轻触,时而重压,动作行云流水,一气呵成。
不到十分钟,一把造型奇特的车刀,就出现在他手中。
这把刀的刀尖角度,比他们平时用的要小一些,而且刀刃上,还被他磨出了一道非常微小的圆弧。
“这是什么刀?看著奇奇怪怪的。”有工人小声嘀咕。
刘福贵也皱起了眉头。
他玩了一辈子车床,就没见过这种形状的刀。
在他看来,这简直就是胡来。
姚爱国没有解释,他把新磨好的刀,装在了那个临时加固的刀架上,然后用三个螺栓,从不同方向將其锁死。
他拍了拍手,对刘福贵说道:“刘师傅,可以了,您来试试。”
从开始动手,到改装完毕,姚爱国总共用了不到二十分钟。
刘福贵將信將疑地走了上去。
他拿起一个新的齿轮毛坯装夹好,然后开动工具机。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(1 / 2)